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孙 武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21003
分享
636
粉丝
1975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孙 武

军事上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的大军事家孔武之口,记载在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孙武,字长卿,又被称为孙子或孙武子。他出生于春秋后期的齐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被尊为兵家之祖。孔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共十三篇,流传至今。一、出身贵族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公元前705年,陈国的国君陈厉公喜得一子,取名完。时逢周朝的太史路过陈国,见到公子完,预言公子完将来是要做国君的。不过这位太史说得并不清楚,他说公子完可能是在陈国做国君,也可能是在其他国家做国君可能是公子完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子孙。这位被周太史预言前途辉煌的公子完,就是孙武的直系远祖。可是公子完本人并没有当上国君,当时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齐恒公早就了解到公子完年轻有为,便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公子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妫姓改姓田,因此他又被称为田完。田氏子孙在齐国兴旺发达,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很有军事才干,做了齐国的大夫,因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冯,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冯就是孙武的父亲。贵族家庭的出身,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军事典籍,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中的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点兵沙场,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然而孙武生不逢时,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刚上台的时候,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可是没过多久,田、鲍、栾、高四大家族联合起来,又赶跑了庆封。内乱愈演愈烈,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之间以及四大家族内部为争权夺利,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他不愿使自己身陷其中,因而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生路去施展自己才华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今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东靠大海,西邻楚国,南接越国,北面与齐、晋相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华和实现自己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正值青春年华的孙武毅然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都是在吴国展开的,死后也葬在了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阎间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二、演练女兵孙武来到吴国以后,并没有急于追求功名,而是在吴都郊外隐居下来。他一方面过着田园式的生活,浇菜种地另一方面潜心研究兵法,著书立说,寻求发展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一心想凭借吴国的力量讨伐楚国,替父报仇。他最初在吴王僚的叔伯兄弟公子光门下做宾客,希望在公子光的推荐下接近吴王,可是后来他发现公子光想图谋不轨,篡权夺位。伍子胥无意卷入王室的内部斗争,于是在给公子光推荐了一名叫专诸的勇士后,也到吴都郊外隐居起来。孙武和伍子胥结识以后,谈得十分投机,于是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处在动荡不定之中,两人便深居简出,等待时机谋求发展。孙武演阵教美人战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假意邀请吴王僚参加宴会。在宴会上,公子光以专诸为刺客,击杀了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掌握政权以后,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称霸天下,就勤于政务,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也不近女色,注意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因而深得民心。他还注意探求人才,礼贤下士,首先任命伍子胥做了行人。阖闾非常器重伍子胥的内政外交才干,经常同他商议军国大事。公元前512年,吴国国内稳定,府库充足,军队精悍,雄心勃勃的吴王阎间想西征楚国。伍子胥向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精通稻胳的军事家指挥,才能够取胜。因此,他向吴王推荐了还在隐居著书的孙武,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以后,一直隐居著书,默默无闻,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又怎么能够相信孙武的才能呢尽管伍子肯费尽口舌,甚至一天早上就推荐了七次,可是吴王仍然无动于衷。伍子胥见光凭口说打动不了吴王,便将孙武写的兵书拿来,呈给吴王看。吴王看罢孙武的兵书,连连称好,让伍子胥快快把孙武找来。孙武见到吴王以后,吴王阖闾对孙武说:你的兵书寡人己经逐篇拜读完,实在是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但不知实行起来如何,可否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寡人见识见识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你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随君王的意愿,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吴王想给孙武出个难题,便要求用宫女来演练。孙武也同样答应了。于是吴王下令将宫中美女180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她们带领宫女进行演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分派己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他问道:你们知道自己前心、后背和左右手的方向吗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然而这些没有见过训练的宫女却掩口嬉笑,根本不去辨别前后左右。孙武说:约束没有让大家明白,号令没有能够让大家熟悉,责任应该由将帅来负责。孙武再次击鼓发令,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变了脸色,说道:申令不熟,罪在将帅现在己经三令五申,仍然不服从,罪在吏士,传我命令,将左右队长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伺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吧孙武严肃地说: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当即把两个队长斩首示众,另派两名宫女为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再也不敢怠慢,前后左右,进退回旋,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吴王阖闾检阅,但因爱姬被杀,吴士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吴王。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惭散,遂拜孙武为大将。三、西征强楚孙武受命为大将以后,加紧训练吴国军队。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吴王阖闾头脑发热,想长驱直人攻克楚都(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这样不妥,便劝说吴王阖闾:楚军是天下的一支劲旅,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已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耗费严重,不如暂且收兵,养精蓄锐,等待更好的机会。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回师。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我军人疲马乏,不宜远征。但是,我们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和孙武共同商定了一套扰楚、疲楚的计策,即派出三队人马,轮番袭扰楚国。当吴国的第一支军队袭击楚境的时候,楚国见来势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击。然而楚军出动以后,吴军却主动撒了回去,结果楚军扑了空,白跑了一趟。可是楚军刚返回驻地,吴国的第二支军队又攻人了楚境。如此轮番袭击,弄得楚国穷于应付,耗资严重。这样,吴国扰楚疲楚的计策大为奏效,楚国劳师丧财,属国纷纷叛离,己经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公元前506年,吴国征伐楚国的机会终于来临了。这年夏天,晋国支持蔡国灭掉楚国的属国沈国,于是楚国发兵围困蔡国,为沈国报仇。备受楚国侵凌的蔡国和唐国主动与吴国通好,希望联合吴国共同出击楚国。于是在这年冬天,吴王御驾亲征,以孙武、伍子胥等人为大将,率三万精兵,并联合唐蔡两国,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率领20万大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攻孙武告诉他:兵贵神速,应该走别人想不到的路,这样才能给敌人措手不及。逆水行舟,行动迟缓,楚军必然加强防备,那样我们就很难破敌了。伍子胥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就这样,孙武在三万大军中精选三千为前阵,身披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吴军长趋直入,势如破竹,五战五捷,终于在旧历十一月二十八日攻战楚国都城郢。楚昭王见大势已去,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在这场吴楚大战中,孙武指挥吴国3万军队攻击楚国20万大军,五战克郢,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性多的战例。这是孙武军事生涯申最辉煌的一页。四、南征北战孙武在帮助阖闾西破强楚的时候,己经开始计划征服越国。越国是吴国南边的一个侯国,建都会稽,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它与吴国虽然为邻国,但素来不和。吴王阖闾要称霸天下,就需要征服越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年轻稚弱,越国国内不太稳定,认为机不可失,便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仓碎出兵,想要击败越国。不曾料想,勾践整顿队伍,主动迎战,两军相遇于吴越边境。勾践巧施计策,把死刑犯从军队中拉出,组成一队人马先出阵,排成三行,把剑放在脖子上,一个个慷慨陈词后自到于阵前。吴军士兵不知眼前的越兵都是死刑犯,看到这种情况都吓傻了,居然忘记了两军对阵,身处险境。结果越军乘机发动进攻,吴军丢盔弃甲,仓皇败退,阖闾也受重伤身亡。吴王阖闾死于伐越之战后,其子夫差即位,这就是吴王夫差。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加紧练兵,以辅佐吴王夫差完成报仇雪耻的大业,征服越国。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路出发,进逼吴国。吴王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晚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队,高举火把,黑暗中火光连成一片,喊声震天,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越军见状,不明真相,惊恐万状,军心动摇。吴国大军乘势发动进攻,结果越军大败。勾践带着5000甲兵仓皇逃窜,最后躲进会稽上的一个小城中坚守不出。但是吴军将小城团团包围,死死围困,最后越王勾践水尽粮绝,被逼出城投降,屈辱求和。吴王夫差不顾孙武、伍子胥等人的劝阻,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要求,为自己留下了后患。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的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国军队。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数万精兵,从水路迸发,北上中原,到达黄池(今河北封丘县南),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在这次诸侯会盟上,吴王夫差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取得了霸主地位,吴国的强盛已达到了顶峰。吴国在军事上的辉煌胜利,是同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分不开的。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总结孙武一生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话:阖闾知道孙武能用兵,最终任他为将。吴国向西击破强大的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都向北威震齐国、晋国,使吴国在诸侯中名声大振,孙子是有很大功劳的。吴国任用孙武为将,申明军法,严明赏罚,军威大振,终于称霸诸侯。五、兵书传世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吴王夫差渐渐骄奢淫逸起来,安于享乐,不思进取。老巨伍子胥多次对其进行劝谏,吴王夫差不仅不听,反而嫌伍子胥呆在身边,碍手碍脚,于是制造借口逼迫伍子胥自杀了。伍子胥的惨死令孙武触目惊心,于是悄然归隐,根据自己多年在战争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重新修订从前写的兵法,成书十三篇,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过去人们曾对《孙子兵法》是否为孙武所著存在疑问,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最终证明《孙子兵法》为孙武所著。这短短的十三篇五千余字的兵书,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和老子并列的地位。在《孙子兵法》中,孙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军事主张和战略战术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考虑,细心研究的。所以对于战争,国君和将帅都必须慎重从事。国君不可因愤怒而兴兵,将帅也不可因恼火而交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只有这样对待战争,才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正道。在这部兵书中,孙武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命题,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名言,至今仍为大家经常引用。他认为,在战争中对敌人不了解,对自己也不熟悉,那么只能打败仗相反,如果在战争中明敌我双方的情况,那么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孙武的这个论断,成了千百年来军事家的座右铭。毛泽东对于这个论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此外,孙武还强调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他说: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是用兵如神。孙武的军事理论深深影响了后世,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一致尊为兵家之祖。战国时代的吴起、孙膑、尉缭等众多的军事家都非常推崇孙武。三国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也盛赞孙武的《孙子兵法》,并亲自整理了前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作出简明的略解,为后人学习运用《孙子兵法》提供了方便。北宋神宗时候,《孙子兵法》被列为《五经七书》之首。宋代以后,研究、注释《孙子兵法》的人就更多了,当今时代更是兴起了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潮。《孙子兵法》不仅在国内影响巨大,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大约在公元7世纪,《孙子兵法》首先东传到日本,接着又传到朝鲜。18世纪以后,《孙子兵法》先后被译成英、法、德、俄、捷等多国文字,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进入21世纪的今天,《孙子兵法》在英美等国家竟然出现了热销的局面,据2002年美国《洛杉矾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出版《孙子兵法》英译本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发言人说,该书一直名列畅销书龙虎榜。随着世界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近现代战争使用了许多新式的武器,战争的方式和条件己经与古代大不相同。但是,《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战争的基本原则却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过时,所以它仍然受到军事家的普遍推崇,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就将《孙子兵法》列为必读教材。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一家报纸在采访当时的总统布什时,发现他的桌子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另一本就是《孙子兵法》。在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国将军斯瓦茨科夫使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来驱动装备着最现代化战争武器的美国军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斯瓦茨科夫也因此被誉为将星奇才。现在《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和体育等方面,也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据说,在日本的一些大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熟读《孔子兵法》,他们认为这是一部商圣经,是任何人都必须学习的一本书。美国的小说家詹姆斯克拉维尔在为美国出版的《孙子兵法》所作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热情洋溢的话:所有的现役军官,所有的政治家和政府工作人员,所有的高级人员和大学学生,都要把《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来源:中华五千年)

返回顶部